中国GDP有没有水分? (From 海外中文网)
这篇文章编辑自 9999cn海外中文网 原文链接 (blocked by GFW)
出于中国经济在国际上一枝独秀,中国国内外近来出现了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激烈争论。中国学者来到新加坡,也往往会要求对中国统计的准确性做答。
争论起源于美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斯基在2000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GDP统计发生了什么?》,该文对1997年至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的真实性提出质疑。他估计,中国1997至1999年,中国经济增长率在正负2.2%之间,这远远低于中国统计的23.7%。
《了望》做出反驳
此后,国际上陆续又有不少书籍和文章面世,对中国统计数据的质疑上升到更高的层面。例如,美国华裔律师章家敦去年7月出版《中国即将崩溃》,《中国经济季刊》创办人和主编斯塔德维尔今年1月出版《中国梦》;后者说中国经济是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4月1日,美国《时代》周刊刊登《中国为什么造假账,类似的文章还有不少。
世界重量级的经济学家如麻省理工学院的克鲁格曼、梭罗也认为,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就象看一部科幻小说一样,数据失真。
中国官方杂志《了望》,则在今年4月29日出版的今年第18期上,大幅发表专题文章,请出中国一些专家和学者,对国外学者做出反驳,讨论甚至超出学术层次,认为国外的议论也反映“外界对中国现实乃至长期发展的复杂心态。”
国家统计局:摩根士丹利接受中国统计方法
中国一些学者认为罗斯基根据能源消耗未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一致而推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统计有问题,这是在方法论上存在严重错误。
但中国一些学者和官员,并不认为自己的统计有什么问题。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我介绍了中国的统计方法,最终使罗奇(摩根士丹利全球首席经济分析师)相信中国的统计数字是可信的。”
有一些中国学者或专家则承认,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存在水分,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被高估。
其实,相当多学者认为,要做到统计高度准确,并非易事。不过,有一点几乎可以肯定,讨论这个问题,需要避开一切偏见并站在公正的立场上,而且也需要对中国经济有一个比较透彻的了解,才可以得出一个比较靠得住的结论。
实际上,有的经济现象是可以直接被感知到的,如果你亲眼看到一个国家的城市和农村面貌在日益更新,产品新颖富足,你几乎可以肯定,这个国家的经济正处于上升时期。
如果再深入到中国经济更深、更隐蔽的层面,就可以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趋势,做出一个总体的判断。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易宪容博士就是根据自己对体制的观察,认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数据,虽然不一定准确,但它不是被高估,相反而是被低估了。
他说:“去年初,中国总理朱镕基要求四大银行将不良贷款减少两个百分点,年底时,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捷报频传,不良贷款下降空前,达到3.81%,这实在不敢让人苟同。”
“地下经济与被夸大的官方数据互相抵消”
“中国统计数据,还是与官员的政绩有联系,因此,很难避免官方统计时出现水分。”
不过,他认为,被夸大的官方数据,会被未统计在内的地下经济、许多民营经济为减少交税而少报产值的情况所抵消。
他说,衡量中国经济最基本的方面,是中国政府给了民众可以自由选择的空间,这些年,中国个人收入水平呈现飞跃式的上升。
我的这位学友透露说,以他现在的个人收入为例,月收入已经达到5位数字。现在商店产品丰富,东西应有尽有,农民的收入也有增长,可以认为,中国经济增长是基本可信的。
本文版权归 海外中文网 所有
0 条评论:
发表评论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 主页